北京区域性股票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上线 区块链技术在资本市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
9月28日,北京区域性股票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上线,与深证通信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该系统的推出标志着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注册托管系统在中国区域股市的落地。
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市国有资本管理中心的领导出席了活动。中国证监会信息中心巡视员葛;郝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华立,深圳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北京国有资本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范致辞。
记者从《金融时报》了解到,该系统的推出是深交所金融区块链平台在区域股权市场股权注册场景中的首次应用,是北京国资管理中心所属的北京产权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交所”)落实《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推进金融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 围绕登记托管场景,以科技手段提升金融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金融技术创新监管试点机制的作用。 双方依托区块链技术,重新开发建设了北交所股权登记托管系统,在京搭建了权威可信的区块链登记基础设施。
业内人士表示,将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于股权登记托管的财务场景,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分散性和不可变更性,使交易和数据更加可靠,帮助未上市股份公司规范公司治理,提高股东名册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股权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与中央监管链的对接,可以为监管部门的实时动态监管提供基础保障,防止股权混乱。
今年7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原则同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号文件,原则同意五个区域性股票市场参与区块链建设试点工作。随着证监会文件的发布,试点区域股票市场加快了区块链登记托管制度的建设
葛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深交所与北交所在非上市企业股权登记托管领域的合作,有利于提升区域股权市场股权登记托管的公信力,降低信息不对称成本,规范企业股权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股权融资功能, 为非上市企业的股权转让交易、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股权融资以及未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郝刚表示,为了稳步推进中国证监会在区块链,的试点建设,推进区域股权市场业务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以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试点工作,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北京证监局等7家单位联合建立了区块链注册专班制度。基于北方证券交易中心的登记托管业务,依托区块链技术,开发并构建了基于区块链的登记托管系统。地方业务链的建设不仅与中国证监会的中央监管链相连,而且还连接了金融的节点
北交所表示,下一步,根据证监会和北京的统一安排,北交所将加强与深交所的合作,继续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区域股权市场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帮助监管机构不断提高股权市场的监管效率,共同打造互联互通、相互认可、相互信任的区块链区域股权市场良性生态。



